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王育宝、刘鑫磊: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30      浏览量: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在此进程中,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顺应这一趋势把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绿色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作用。

绿色消费是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随着我国居民消费从主要解决“有没有”向实现“好不好”转化,消费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特征日益凸显,绿色消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我国促进绿色消费相关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更好促进绿色消费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促进绿色消费相关政策尚缺乏规范性、连续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市场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仍不完善,一些领域依然存在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等问题,绿色消费需求还没充分激发和释放,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

需要看到,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促进绿色消费也是消费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要在消费各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体系深度融入绿色理念,而且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谋划促进绿色消费,并以此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一是以绿色消费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消费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其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挥着引导作用。绿色消费的理念和行动能通过影响消费结构、消费规模以及消费者偏好等传导至生产领域,进而对要素配置方向、生产技术改进等产生重要影响。更好促进绿色消费,以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有利于推动产业向节能环保、环境友好方向加快转型。对此,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框架;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大对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构建高效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发展。绿色消费理念的形成、绿色产品需求规模的增长,能有力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当前,绿色低碳产品面临研发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不稳定等现实问题,需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主动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消费需求、消费水平等,准确定位产品技术层级和对象,建立完整有效的、研发与推广相结合的体系,有效解决绿色产品供给不足、价格过高等问题。要充分发挥绿色消费的强大推动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创新体系。

三是以绿色消费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绿色消费对推动产品生产、流通、回收、再利用各环节实现节能减碳和循环发展有重要作用,需树立资源节约、低碳绿色、环保高效的价值取向,重点在建立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和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的节能减排降碳机制上下功夫。要积极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统筹兼顾消费与生产、流通、回收、再利用各环节顺畅衔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用清洁能源,实现各类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四是以绿色消费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绿色消费对产品和服务提出的生态环境需求,有助于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有助于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绿色低碳消费模式,不仅需要将生态环境治理从生产环节拓展到消费环节,而且需要促使社会各界更为直接地参与治理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绿色消费需求的增长能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建议通过市场手段,更好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碳汇等交易市场,推动多主体共治,形成治理环境污染、推动绿色转型的强大合力。

绿色发展是理念,是“双碳”目标下需要落实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更好发挥绿色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还需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全民节约低碳、生态环保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对此,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崇尚绿色消费价值观,推动绿色消费与公众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要提升绿色低碳产品的供给水平,在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扩大绿色产品的消费品类和规模;要加强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保障和引导力度,不断完善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要完善绿色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和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不断推进绿色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工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消费体验。

:作者王育宝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援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经济研究中心”(入选国家CTTI智库)副主任。刘鑫磊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本文原载于2022830日《经济日报》理论版(第10版)。

报道链接:http://www.jingjiribao.cn/static/detail.jsp?id=418190